正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极大热情,我校学子也积极地参与到了其中。5月26日,我院第七期风华讲坛请到了两位我校与上海世博会有着不解之缘的人: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胡康榆和志愿者范勇,让他们讲述与世博的故事。
胡康榆:
我每天只睡3小时
在胡康榆“上海世博会城市之星”、“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等光环的背后,也藏着他一路走来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在他得知世博会招募大学生记者时,已经是招募的晚期。他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了一个推荐名额。经过层层选拔,他从全国1500名报名的大学生记者中脱颖而出,最后以得票第11名的身份当选注册学生记者。“在上海的时候,我每天只睡3个小时,我不断给自己说:我不叫胡康榆,我叫日新网,我叫华东交大,因为我在这里会遇到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胡康榆说。
用优秀的视角看世博
在谈及做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的经历时,胡康榆说,他在向一位留日的老华侨请教的过程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年轻人要从以下视角看世博:看科技,“世博是科技的奥林匹克”;看文化,学习各个国家、不同企业的文化;看未来,通过展品了解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他认为,大学生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贴近生活。“我们以最亮的大学生身份,以最优秀的视角去告诉人们:世博会是做什么的,我们要怎么看世博等问题。”
范勇:
在偶然中抓住机遇
与胡康榆不同,范勇是在不经意间看到了世博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在用了3个多小时填完报名表后,他每天都在期待着。为了宣传世博会,他和胡康榆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在科技展上推出了一个关于世博会的展区;为了筹措活动经费,他不停地来回奔波。今年一月份,他终于得到了自己当选为了上海世博会城市实践区志愿者的确切通知。在被问及他怎么会被选中时,范勇说:“在别人看来,我的经历可能完全是源自偶然,但我知道,我是在偶然中抓住了机遇”。
带着责任心去做志愿者
由于范勇的服务时间是7月26日至8月8日,所以,他并不像胡康榆那样对世博会有很多的感触,但他同样对自己即将到来的上海之行充满期待。范勇表示,他将利用这个机会,增加自己的经历,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以后对生活的理解。他说:“世博给了我们一个在家门口看世界的机会,作为本次盛会的主人,我们不仅要带着一颗学习的心去看世博,更要带着一颗责任心去看世博,要在外国人面前展示我们中国人良好的形象。”